18,我该给出怎样的成年答卷
受“YOLO”(You only live once)文化的影响,在 18 岁这个特殊的年纪,总想给自己留下什么。思来想去,还是给自己写封信作为成人礼吧,不知道十年之后或是更远的未来再回忆起我的 18 岁时是如何感受,但毕竟未来,未来。
Whatever,现在进入正题。
18
18 岁,这一年,孔子已经志于学三年(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”);
少年毛泽东也投身辛亥革命的浪潮,投笔从戎(半年后退出);
而马克思则在他毕业论文《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》中写道:“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努力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,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。”
那我呢?我的 18 岁又该如何去书写?
——或许我不能像前者般伟大,但至少也应不断探索求知,永葆一颗赤诚之心。
这既是我对自己的期许,也是对未来的展望,毕竟,YOLO!
毕业
“高中的这一千多个日子里,即便充满了错误、愚蠢、鲁莽和狂妄,而所有这一切竟然会因为青春,成为令人感动的回忆。”最初是在 19 年三卷作文中写到这句话,现在再读却真真切切别有一番滋味了。
其实,无论是高考前毕业照时的短暂驻脚,还是高考场上专注题目的不紧不慢,”毕业”一词似乎总是离我很远,可当几天前男孩子们穿上西装,打上领结仿佛一夜成年,女孩子们化好妆容令人眼前一亮时,当我也从发哥口中的“崽儿”变成“校友”时,
那一刻我仿佛明白:哦,原来我真的毕业了,不是吗?
我向来是一个慢热的人,对一切事物总是后知后觉,可当我真正认识到“毕业”一词时,那一刹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受涌上心头:或许是短暂相聚却又马上各奔东西的怅惘与不舍,或许是自己十多年的求学生涯终于画上“句号”的小激动和兴奋……但无论如何,欢喜也好,留恋也罢,唯一确定的是:
我,真的,毕业了!
成年
或许在和我一样的同龄人中,这种因“成年”而怀旧的心绪藏在“青春再见”的别愁里,躲在“不想长大”的自语中。
可种子总要破土而出,成长必须破茧成蝶。向外,“成年”意味着与更多人的广泛连接,拥抱万千世界,包容多元价值:告别了儿时的伙伴,长大后相遇的朋友同样珍贵; 向内,“成年”代表着与个体心灵的深度交流,走出舒适空间,突破自我设限:翻越一座座高山,打破一道道壁垒,才能领略一处处风景,实现一种种可能。
那么面对无人可以预测的未来,我们究竟是要“等风来”还是要“迎风去”?未来的宏图究竟又该如何展开?我又该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?——我不知道。
但我知道:专注并深入,探索与发现,执着并热爱,“未来”这支笔定将给出他自己的书写。
那么,高中,再见!
未来,我,来啦!